山東沿黃城市“綠”動能澎湃 提速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山東沿黃城市“綠”動能澎湃 提速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23年11月09日 16: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濟南11月9日電(王采怡)近年來,山東持續打造黃河流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力促進灘區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目前,山東“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分別達到180個、276家,沿黃9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2萬余家。

  今年,濟南市萊蕪區山東正泰電纜有限公司的新能源電纜項目正式投產。據該公司產品部經理臧化文介紹,該項目主要用于新能源光伏電纜、核級電纜、低煙無鹵電纜電線的輻照加工,實現電線電纜絕緣層輻照交聯,提高產品絕緣性能及產品使用壽命。“該項目投產后年產能可達9000萬米,新增產值2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了解,今年1月至10月,該公司已承接近22億元訂單。“力爭今年實現收入23.5億元,利稅6000萬元。下一步,公司計劃打造數字化智能工廠。”該公司企業經理戴連奇表示。

山東正泰電纜有限公司。萊蕪區委宣傳部供圖

  菏澤市東明縣充分整合灘區肥沃土地資源,實行舊村復墾,新增成方連片耕地3萬畝,累計流轉土地15萬畝,重點發展富硒小麥、黃河水產、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等特色農業產業。目前,灘區富硒作物面積達到5萬畝,設施蔬菜、食用菌大棚超過2000座,虎杖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初步形成中藥材、富硒作物等八大特色產業和萬畝虎杖產業園、黃河灘生態農業示范園等六大農業園區。

  同樣位于菏澤市的成武縣圍繞機電制造、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該縣通過搭建校企“聯姻”平臺,全方位推進“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建立技術研發機構,增強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優勢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效方向發展,加速現有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雙增長”。截至目前,成武縣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9家,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14家,占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35.90%。

  淄博市桓臺縣積極探索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推動建設智能光伏產業生態體系。太奇光伏綠色發展基地采用全額上網的發電模式,每天發電量7000余千瓦時,在冬夏負荷高峰期,能減輕一部分電網負荷壓力,年收入達250余萬元。目前,桓臺縣已完成5716戶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92.81兆瓦,每月分布式光伏購電費發放900余萬元。

太奇光伏綠色發展基地。桓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位于德州市陵城區的山東恒豐新型紗線及面料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積極提升新型紡織能力,設立山東省級新型紗線及面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平臺。該公司有研發基地3176平方米,試驗、檢測設備儀器設備106臺,中試車間具有5000紗錠的樣品生產能力。“我們還與東華大學、青島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重點紡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研發新型紡織技術,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正值施工的“黃金期”,菏澤魯西新區的一個個重點項目正全速推進。位于魯西新區的山東金博利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專利142項,多項科研成果填補行業空白。光伏支架智能裝備產業園是該公司建設的第三個廠區,主要用于光伏支架智能裝備總裝和產品展示。該公司還計劃建設融“產學研”一體的零碳數字共享產業園項目,打通新能源產業從零部件到設備、支架、儲能、電機的上下游產業,實現全產業鏈覆蓋。

山東金博利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現場。菏澤魯西新區辦公室供圖

  濟南市平陰縣孔村鎮北孔莊村聚焦產業破題、民眾幸福兩條發展主線,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促增收”的新路子。該村成立平陰縣嘉谷農業合作社,回收閑散土地80余畝,流轉土地50余畝。目前,合作社主要種植土豆、辣椒、茄子等多個蔬菜品種,入股民眾有20余戶,已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

  140余畝的蔬菜種植基地建成后,讓原本“沉睡”的土地再度“活起來”。村民不僅可以獲得土地流轉每畝800元的租金,還可以享受二次分紅。“合作社成立以來,我個人入股合作社5畝土地,現在我在合作社工作,一個月工資600元,年底還享受分紅,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了。”村民于茂召說。(完)

【編輯:劉陽禾】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